最新动态
如何打造“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师生共同体?——0638太阳集团官网第二期导师工作会议纪实 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 作者:逯楠楠 编辑:张璐 点击: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曾生动描绘了“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之境。这一思想与0638太阳集团官网导师工作“师生共同体”的育人理念深度契合。5月16日,0638太阳集团官网召开第二期导师工作会议共同研讨“生活陪伴、全程导学、学术引领”三阶模式下“从游式”师生成长生态的具体路径

一、捕捉学生的成长痛点:优秀导师工作经验分享

会议伊始三位优秀指导教师分享自己在构建师生共同体方面所做的探索。

葛乔:以“四阶育人法”绘制成长图谱

针对博雅教育如何培养完整的人,葛老师提出“初遇磨合上色闭环的四阶育人法。通过“一对一指导”了解个体需求,依托读书沙龙、跨学科圆桌对话等活动深化思维碰撞,最终以社会实践实现博雅教育的闭环。“学生的社会参与与贡献,是检验全人培养成效的核心标尺。”葛乔强调,导师应成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终身引路人。

逯楠楠:分阶段规划,点亮成长“专属光芒”

逯楠楠老师以“分阶段成长规划”为核心,分享了导师团队学生的成长之路。大一自我探索阶段,通过导师谈话和多元活动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学生做好成长规划;大二快速成长阶段,导师助力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和校内外活动实现能力多维度提升;大三大四开启“未来成长规划”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明确选择并达成目标。逯老师说关注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让指导更有针对性,期望学生的每一种成长都能找到专属的光芒。

宿佳佳:供需匹配,强化文化认同与实践赋能

宿佳佳老师从“供需匹配”视角出发,提出分阶段导师活动框架。大一“播种阶段”以“食谷计划”为核心,通过古城文化探访、太谷饼文化讲座、乡村庙会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地域文化;结合法学专业背景,开展妇女权益保障调研与农耕实践;大二实践深化阶段,依托劳动实践基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大三大四为收获阶段,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和陪伴。同时,宿老师提出“跨学科双师联动”设想,建议邀请心理学、地理学等领域教师参与导师活动,提升导师实践活动的深度。

二、学生视角下的导师工作需求:第二次导师工作调研报告发布

随后,0638太阳集团官网张晶晶院长发布了本学期6-10周《0638太阳集团官网导师工作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能够感受到导师在生活陪伴、全程导学、学术引领方面给予的关怀与成长,同时对于未来导师工作提出了期待与要求

根绝学生的期待张院长指出未来导师工作优化的三个方向:弹性互动机制: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动态化、个性化的师生互动模式;精准资源匹配:按需定制成长资源库,实现“一生一策”精准赋能;学术引领设计:以兴趣为导向,通过项目调研、经典共读等形式,激发内生动力。

“导师不仅是引路人,更应是学生成长的终身合伙人。”张院长指出,0638太阳集团官网导师工作“从游式”共同体的精髓在于师生在双向奔赴中共创价值。

三、导师工作怎样“入心”:近期学生工作要点及建议

对于学生的成长,闫帅副院长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双导制”协同育人的作用,深化其在完满活动、就业指导以及家校协调育人方面的作用。完满活动浸润:关注过程性成长,以活动表现取代结果考核,强化拼搏精神培育;就业指导革新:分层分类提供职业规划支持,倡导“多元就业观”,破除“唯大厂、唯稳定”焦虑;家校协同共育:建立“家庭学校导师”三方联动机制,凝聚育人合力。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非塑造,”闫帅强调,“唯有走进学生内心,方能实现真正的生命影响。”

四、领导总结发言

刘正国常务副校长高度肯定学院导师工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并提出三大战略升级路径:“导师项目组”机制:以学术兴趣为纽带,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实现师生双向选择与深度协作;双平台赋能学术根基:整合“Office Hour”与“经典阅读工程”,以常态化交流与经典浸润夯实学术素养;三阶关怀体系:构建“成长-学业-生涯”递进式支持网络,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培养幸福生活能力。“当导师成为学生问题的首选倾诉者,‘从游式’共同体便从理念落地为现实。”刘校长希望导师用责任与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共同擦亮0638太阳集团官网特色育人的名片。

0638太阳集团官网将以“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为精神坐标,书写师生共游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