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时间:2021年03月10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婷婷   编辑:jingying   点击:

刘婷婷教师个人简介:0638太阳集团官网讲师,主要承担物理与人类生活、大学物理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工作期间发表教科研论文数篇,参与校级精品课程一项,2018年带队赴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交流学习,获2018-2019学年远景百万“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0638太阳集团官网讲师刘婷婷

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介绍:物理与人类生活隶属于我院通识课程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板块,目前开设10个学期有余,该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每到选课季,总是“一课难求”。刘老师的课堂没有乏味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实例,采用实验与理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刘老师在疫情期间不断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与优化,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教学进行探究。

一、教学目标的重构

传统的物理教学更多的是知识学习,但是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摒弃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通过带领学生了解科学家精神、学习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在课前发放任务点,课前学习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分组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力。课后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故事,感受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教学目标重构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因此,评判知识的依据就在于它对这一目的的满足程度。为此,他对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知识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从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知识。

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从生活出发,使教育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如力学部分基本自然力、伯努利原理、毛细现象,热学部分温度计的发明、液体的热胀冷缩、热传导、热辐射,光学部分光的折射反射衍射干涉偏振等在生活中的体现和应用,构建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教给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生活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自制扬声器、自制吸尘器,能够从物理的角度看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到固液润湿现象,流体的性质等内容。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教学回归生活

三、教学方式的重构

疫情期间,面对“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广大教师创造了几乎覆盖全体的线上教学样式。后疫情时期,要以这次大规模线上教育演练为契机,推进线上教学的加快发展,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三段式混合式教学

物理与人类生活在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线下教学更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育形态,改变教师的传统定位,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教师把对知识传授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例如通过在线组织教学互动、信息发布、教学反馈、教学评价,教师在线下进行集中讲授、答疑、分组讨论、总结提炼和拓展延伸,使线上线下教学互为补充。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利用超星学习通评价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包括签到、抢答、互动、PBL分组活动、小组展示、章节测试、音视频观看等。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线下学习进行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跟踪,及时反馈。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学习评价过程化、多元化

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自2020年1月推出课程公众号,目前已发表教学动态50余条,且本课程于2020年10月正式收录为超星教学示范包,真正踏上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新征程。

【砥志研思·教师篇】刘婷婷:重构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新常态
课程被超星示范包收录